关灯
开启左侧

[其他] 【题型分析】郑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354+445,内附典型例题+答案解析!

[复制链接]
考研经验 发表于 2021-9-29 14:06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 
郑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蓝宝书包含了两门专业课(354汉语基础+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)

354汉语基础

备考书籍
《古代汉语》,王力主编,中华书;
《现代汉语》(增订五版),黄伯荣、廖序东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。

题型
选择:每题1分,共10分
名词解释:每题4-5分,共20分
古代汉语:翻译+加标点,10分
分析题:每题10分,共20分
简答题:每题15分,共30分(2019年之前)
            每题20分,共20分(2020年改)
论述题:每题30分,共30分(2019年之前)
            每题40分,共40分(2020年改)
2021年题型
1.填空 1×20个=20
2.选择 1×10个=10
3.名词解释4×5个=20
4.古代汉语翻译 10×1个=10
5.简答 15×2个=30
6.论述 20×1个=20
7.论说文40×1个=40

出题风格解析
填空题    没有超纲题,比较基础和常规
选择题    以往的选择题都比较常规,2021年的题目相对灵活
名词解释  名词解释全部是书上的常规题,作答时注意举例
翻译      翻译整体集中在古代汉语的上册
简答      题目多来自课后习题,也有一部分题目需要结合几部分的内容回答
总结:
郑州大学题型稳定自15年后题型稳定在填空、名词解释、简答、论述上,并且真题重复率较高题量相对较大,简答、论述题居多。郑州大学出题稳定在题型上没有较大变化,只是在题目的分值会有细微调整,专业一逐渐增加最后论述(写作)题的比重,专业二逐渐减少文化的题量,但分值没变。现汉占140分,古汉占10分。现汉中,每一章都非常重要,而且填空题必定会出一到两道非常偏的题目。但论述题分值比重增加,题量稍微减少。

学姐分析说
现代汉语:
主要对现代汉语书中的名词解释、简答和论述题进行总结,并结合郑大改卷标准,介绍答题方法。

举例以及答案
以填空题举例(来自2020年郑州大学354汉语基础回忆版真题)
1.现代汉语普通话以() 为标准音,以 ()为基础方言,以  ()  作为语法规范。
2我国的七大方言区主要有北方方言、吴方言、湘方言、赣方言、()、闽方言和粤方言。
3.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,主要用  () 。

答案:
1. 北京语音 北方方言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
2. 客家方言
3. 语序和虚词


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

备考书籍
《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》刘珣著
《中国文化要略》程裕祯著,第四版
《跨文化交际》胡文仲版

题型
文化
填空:每题1分,共30分 (2019年之前)
         每题2分,共30分 (2020年改)
判断:每题1分,共10分
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文化学
简答:每题10分,共10分 (跨文化交际)
简答:每题10分,共20分 (对外汉语教学引论)
教案:40分
写作:40分
2021年题型
1.填空 2×15个=30 (文化要略)
2.判断 1×10个=10(文化要略)
3.跨文化简答题10×1个=10
4.引论简答题  10×2个=20
5.教案 40×1个=40
6.写作或者案例分析 40×1个=40

出题风格
填空题  全部来源于文化要略这本书,会有一两个超纲题
判断题  比较简单,要求把握好课本内容
简答    1个跨文化的简答,2个引论的简答,都是常考命题点
教案    给出一段对话,针对词汇、语法点、语法结构进行教学
议论文  给出一个论点,就论点进行写作,贴合时事
总结:
郑州大学题型稳定自15年后题型稳定在填空、名词解释、简答、论述上,并且真题重复率较高题量相对较大,简答、论述题居多。郑州大学出题稳定在题型上没有较大变化,只是在题目的分值会有细微调整,专业一逐渐增加最后论述(写作)题的比重,专业二逐渐减少文化的题量,但分值没变。现汉占140分,古汉占10分。现汉中,每一章都非常重要,而且填空题必定会出一到两道非常偏的题目。但论述题分值比重增加,题量稍微减少。

学姐分析说
中国文化要略
针对郑大初试题型,对全书的填空题进行总结,涵盖整本书的填空题判断题知识点,完美契合郑大初试对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的考点。节省同学们的复习时间,又精准又快速,高效率的完成这本书的背诵。
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
对应郑大初试所考题型,对整本书的简答题进行总结。节省同学们看课本的时间,帮助同学们有效率有针对性地复习。
教案模板
对应郑大初试所考的教案题型,整理一个答题万能模板,既能得高分,又可节省同学们的复习时间。

举例以及答案
以判断题题举例(来自2020年郑州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回忆版真题)
1. 冯友兰先生的“美学特性说”认为中国文化的传统是社会政治哲学史中占主导地位。
2. “二里头文化”是中国文明最早的起源地。
3. 孟姜女名字的得来是因为她姓孟名姜女。
4. “六书”这个词最早见于《周礼》,后世文学家多采用许慎的次序,班固的名称。
5. “七大古都”:西安、洛阳、开封、安阳、北京、南京、杭州。有四个位于黄河流域。

答案:×××××



【码上添加学姐获取最新考研资讯】

微信号 :18520569495
新浪微博:@汉硕考研院


汉硕考研QQ交流群:1063353993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排行榜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3 下一条

关注我们:微信订阅号

官方微信

官方公众号

公司服务热线:

18520569495

公司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

运营中心: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

邮编:510000 Email:1242041897@qq.com

Copyright   ©2015-2016  汉硕考研论坛_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_汉硕考研网(ziyuekaoyan.com)©技术支持:考研院    ( 粤ICP备19157446号 )